太陽能光伏系統的組成和原理
太陽能光伏系統由以下三部分組成:太陽電池組件;充、放電控制器、逆變器、測試儀表和電腦監控等電力電子設備和蓄電池或其他蓄能和輔助發電設備。
太陽能光伏系統具有以下的特點:
沒有轉動部件,不產生噪音;
沒有空氣污染、不排放廢水;
沒有燃燒過程,不需要燃料;
維修保養簡單,維護費用低;
運行可靠性、穩定性好;
作為關鍵部件的太陽電池使用壽命長,晶體硅太陽電池壽命可達到25年以上;根據需要很容易擴大發電規模。
太陽能發電原理
太陽能發電的原理就是我們所說的化學反應,即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這個轉化過程就是太陽能輻射能光子通過半導體物質轉變為電能的過程,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應”,太陽電池就是利用這種效應制成的。
我們知道,當太陽光照射到半導體上時,有一部分光子被表面反射掉,其余部分要不被半導體吸收要不就被半導體透過,其中被吸收的光子,當然有一些變成熱,另~些光子則同組成半導體的原子價電子碰撞,于是產生電子一空穴對。這樣,太陽光能就以產生電子一空穴對的形式轉變為電能,再經過半導體內部的電場反應,產生一定的電流,如果把一塊一塊的電池半導體以各種方式連接起來則形成多股電流電壓,從而輸出功率。
現在許多農村的房頂和山坡上都安裝著幾排光伏板,據說是國家大力扶持的光伏發電項目。只需要安裝幾塊光伏板,就能靠太陽能發電賺錢,再不濟可以發電自己用。這種光伏發電項目真的靠譜嗎?如果真的這么好,為什么城里很少安裝呢?
這兩者在儲存的方式上,也有著巨大的差異,儲能是為了彌補發電的間接性,以及電網的調峰能力,所有它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光伏發電是直接由光能轉換為電能,其余的能量終會采用電池來儲存,不過這個技術難度和造價,遠不及光熱發電的儲熱技術,所以在面對著那些多余的能量要進行儲存,以及實現連續穩定的發電和調峰發電時,光熱發電對于光伏發電存在著明顯的優勢,儲存上雖然存在著差異,但是在光伏和光熱之間,還是存在著各自的優劣勢的,它們各自有著各自的應用領域。